比起哭泣,更多時候表現的情緒是憤怒,社會化後成為大人要在人前哭,實在太羞恥了吧?

       事情的起因是偷柚子,時田父親一口咬定小偷是年齡相近、獨居的死對頭田中絹江,一個離婚、一個女兒長年避不見面,彼此都覺得對方有問題才會被家人厭惡。但很多時候會互看不順眼,其實是源自個性的相像,厭惡著對方的同時,也自己厭惡,都沒說出口的,是大概因為我是這樣的人所以才會被家人疏遠,頹喪的同時無意改變,因為改變也沒用,斷掉的感情再親也救不回來。

文章標籤

stu89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算命」二字像是黑暗中閃耀的星星般地,在《假仙女》文案裡閃爍於眼底。
      安靜如空靈該是仙女,話語一出便鬼靈精怪成了假仙女,「算命」在這樣的顏訥筆下肯定不只是「算命」字面上這麼簡單,一看文字便是顏訥本人的活靈活現,如同8年前在寫作班的台下聽著台上的顏訥聊文學,如出一徹,即使書中寫了入3開頭後的人生模樣,其實經歷了很多、很多。
文章標籤

stu89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近日上映的電影《驀然回首》和《鬼才之道》一樣,山白朝子的作品《小說家與夜晚的界線》第一篇〈墓園裡的小說家〉也是關於創作者在創作上自我認同的叩問。

       雖然看似「為了創作,你能犧牲到什麼程度?」的情節,呈現更多的是「作為一名創作者,『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心魔使得創作本來孤單的路更加艱辛,無止盡的挫敗所習得的無助感,是創作者必須面對的議題。

文章標籤

stu89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以為人分成「是刺蝟」和「不是刺蝟」,但實際上是大家都有著刺,只是數量的多寡,甚至或許會進化成河豚。

       在《靠太近會受傷,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中,那些習以為常的日常眉角在疫情席捲下又幻化為不同的模式。以為人怕寂寞而恐懼獨處,卻在人和人長時間的過於靠近下,發現過於黏膩是如何使相愛的人相殺;但要隔絕至幾盡無人島的生活中,卻又感到空氣清新得令人窒息。其實是想被看見卻又感到羞怯,發文不只是刷存在感,而是貪圖著點點讚數,讚著看似獨立實則寂寞的自己是如何的堅強。

文章標籤

stu89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謊言的意義因著背後的各種理由而產生,但它們未必都是懷著惡意的虛偽,有時卻是為了某些真實而必須包裝,又或者它其實也是一種魔術。
      魔術師雖然是一種魔術的表演者,但一定程度上是將真實的某些事物掩藏成其他模樣,也因此作為魔術師的系列角色神尾武史便因而被賦予了解謎的任務,這正是基於他自身能反向洞察謊言下的真實。
文章標籤

stu89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時候人們都會特別關注「壓力」本身,也就是那些在既有認知下的「大」、「重」的壓力,但卻忽視了在主要壓力下,而後衍生那些看似細微末節的壓力,而這就是本書提及的「微壓力」。微壓力可以是因著主要壓力而出的任何的「行為被迫改變」,乃至於情緒。而諸如「工作」和「家庭」等等這些彼此看似不相關,卻實為環環相扣衍生壓力,不只是衍生,甚至會回頭彼此反噬。例如工作計畫的被迫改變而必須取消原先的家庭出遊,而被迫取消家庭出遊而不悅的家人相互指責,進而又將情緒帶入工作中,為此對工作心懷怨懟下,工作也將因為情緒而增加出錯、延遲的機率。
       而這在這裡頭都能感受到「焦慮」。名為「微壓力」,實則是事件引發的各種情緒,其中以「焦慮」為最多,焦慮著工作計畫的改變!焦慮著計畫導致其他安排的延遲、焦慮延遲和改變後身邊也被影響的他人的不悅⋯⋯,種種焦慮慢慢累積,最終一根根微壓力產生的焦慮也衍生成其他的情緒例如憤怒甚至憂鬱,最終因著微壓力的焦慮而產生行為上的改變,透過吃甜食來補足內心的不悅,如此反覆最終成了疾病。

文章標籤

stu89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書名為《有些事不必在意》,但那些「有些」卻深深影響著一個人的價值。而這裡的價值意指的是「被他人定義」的價值,而非「自己」所定義。因此無論是「讓別人失望也無妨」或「在意他人視線之前,先在意自己該做的事」,名取芳彥都在告訴眾人,將「期待」放回自己身上,不去期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不因未完成他人的期待而沮喪,以及他人未完成自己的期待而失望;因此自我價值應該由自己定義,而非他人,更不是社會。同時也是將各自的課題歸還,我有我的課題,而你也要去面對自己的課題,自己的課題不該寄託在他人身上,期望他人來完成,我們都該為自己的課題負責。
    也因此不必在意的,除了是試圖期望所有人的時區一致的社會期待,還有關於放下,放下對他人人生的控制,同時也放下試圖控制他人對自身的評價,那麼後退一步所看見的,便是更加遼闊的景色,屬於你自己的景色。

文章標籤

stu89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因為在現實中挫敗,所以才會邂逅這間名為「奇蹟」的大飯店。

      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疼痛,例如年近30的卻沒有符合社會期待的職業、組成複雜的家庭在母親過世後的被迫相依為命,又或者苦疾病幾盡的窮途末路。    

文章標籤

stu89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時候總說,「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而自己不僅僅是敵人,更是困住自己那座山。

       而布莉安娜 魏斯特的《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正是剖析山的模樣;同時副標題的「終結自我破壞 實現自我掌控」,即是亦指如何將人們的內在衝突,轉化為力量。

文章標籤

stu89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該是「結珠」與「果遠」如幼時般地稱呼著彼此,再次見面的兩人卻已然生疏。

       試讀的內容第二篇〈飄雨之處〉,述及多年後邁入青春期的果遠與結珠的再度相遇。都生長自有毒的家庭,清楚著彼此的母親都是毒親,幼時相依的兩人再次見面時,卻成了比起熟悉更多是陌生的關係;更因著幼時知悉雙方的疼痛,使得兩人的關係既秘密也更親密,因此即使以「小瀧同學」與「校倉同學」地呼喚著彼此,卻總是遠遠地偷看著對方,也總在身邊沒有其他人時才搭上話。但幼時總是哭泣而又邋遢的果遠變得勇敢而閃耀,刺眼得被母親賦予的社會期待而壓得喘不過氣的結珠睜不開眼,悄然而生的嫉妒,不再是自己拯救果遠的位置,讓結珠變成了多數青春女孩眼中隱約露出妒意的模樣。

文章標籤

stu89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